位置: 首页 > 动态 > 正文

焦点报道: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英语答案

2023-04-12 01:10:23 来源:哔哩哔哩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资料图】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教学过程

(世界读书日活动图片展示)导入语:同学们知道吗?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立读书日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学会阅读和写作。无巧不成书,这一天刚好也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生辰和忌日。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是诞生于英国的艺术传奇,更是属于全世界的经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作品《哈姆莱特》的魅力。

1.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创作生涯。

2.戏剧介绍。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悲喜剧,重点在阐述悲剧的特点以及《哈姆莱特》。

3.背景梗概。回忆文艺复兴的核心知识,引出《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

1.梳理情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以及注释1,了解全剧的故事情节,重点把握课本选文的故事情节。读完之后,梳理出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

明确:课文选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试探前、试探中、试探后。

2.理清冲突。首先,教师给出鉴赏戏剧冲突的思考框架(戏剧一共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矛盾冲突的特点以及引起各种冲突的原因等),引导学生回忆出戏剧冲突包括哪些方面(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等方面)随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哈姆莱特》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有哪些?全剧主要围绕什么冲突展开?

明确:矛盾冲突有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的自我冲突、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的冲突。课文节选部分中,国王和哈姆莱特之间的冲突为主要冲突。

3.解读人物。(哈姆莱特)明确鉴赏角度(在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从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设置问题探究活动。

①哈姆莱特为了复仇,为什么要装疯?

明确: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②莎士比亚借奥菲利娅之口是如何评价哈姆莱特的?

明确:高贵而伟大。她用了七个短语从七个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③哈姆莱特对生命意义作了哪些思索?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怎样的个性,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是生死选择问题,二是思考和行动的关系;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④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明确: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

1.品味语言。简要介绍戏剧语言的基础知识,随即深入文本进行分析,重点关注独白和修辞手法这两个角度。

2.主题探究。

①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②“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一部悲剧《哈姆莱特》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

明确:英雄死亡的悲剧性结局;文主义信仰的破灭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③拓展延申。通过屈原和周敦颐的话语引入,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善于思考,培养美好的品性,有一双理性的慧眼,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在迷雾中砥砺前进。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